最近各大平臺的熱搜內容裏,不約而同地經常出現細糠這個詞語,有時候可能還會和粗糧這個詞搭夥出現。究竟這又是在玩什麼梗呢?
細究起來,比較早用細糠的句式,是個罵人的句式。你可能見過山豬吃不了細糠的說法吧。這個話,一般用在某種反諷的場景,也就是你所看好的人物或東西,另外一個人卻對其表現出來挑三揀四、一臉嫌棄表情的態度。此時,你可能就說出這句山豬吃不了細糠。這裏面,顯然是用山豬來指代對方,用細糠來指代你喜歡而對方嫌棄的人或物事,譏諷對方不識貨,老土。
所以,細糠從很早前的使用,就是某種褒義,到了現在,也依然沒有變。後來又出現了某種對比的用法,你也可能見過的,就是細糠和粗糧。這個用法,有一段時間和夾子音以及小土豆這兩個詞,聯繫比較緊密。
因爲南方小姐姐冬天組團到東北玩,由於個頭嬌小,穿着冬天厚衣服圓圓滾滾的,被戲稱爲南方小土豆。而說話又多爲細聲慢語,或稱夾子音。由於這樣,不少的北方女生在網上自嘲自己爲粗糧,而稱南方女生爲細糠。
這個用法在網上頗流行的。也有少數人對此比喻感到被冒犯,認爲人不應該被這樣物化比喻和比較。但整體上,人們好像並不排斥這樣。畢竟,這個場景的緣起是以友好爲主。
一來,小土豆是冬季南方人到北方旅遊消費,真金白銀的,北方人是歡迎的。二來,這是北方女生自己發起的自我調侃,也體現了北方女生的豪爽性格,也無壞的成分。
其實,如果要細究起來,從最本源的糧食說起,粗糧反而是比細糠要金貴。粗糧是針對精糧也就是白米白麪而言的,例如指玉米窩窩頭,番薯之類的。反而細糠,是稻穀麥子脫下的粗棄部分。
這樣講來,即便是在擡槓的情況下,雙方也是各下一城,不分伯仲。也就無所謂計較了。
歸根到底,在網絡的語境下,人們其實不會那麼嚴格,不會那麼挑剔,用來就是。
所以,不管那麼多,你在網上看到細糠的時候,知道它一般是在指好的東西,講究的東西,精細的東西,當褒義理解,錯不遠。
微信公衆號 南輝海創 授權發佈。